陜西丹鳳武關遺址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自2014年4月30日進入工地,至6月11日完成田野調查與勘探工作,共歷時43天,考古調查勘探面積約128000平方米。
考古調查現場
經過對武關城的全面調查和重點勘探,現對武關城的保存現狀做出以下評估:
1.武關城為一座全封閉古城,四面筑墻,開辟東西城門,是一座跨道而建的軍事要塞。關城四面已無完整墻體,矗立著的墻體已是斷垣殘壁,之間已無連貫。其中,東面呈南北走向的城墻現存北端一段、東面南側一段和南端拐角處一段,這三段城墻遺跡比較明顯,而尤以北端和東門南側凸出地面7至12米不等的城墻遺跡引人注目;位于南端城墻拐角處的城墻遺跡殘留比較少,墻基上殘存有高約1米的夯土殘墻體,這三點可以將東面城墻連貫起來。東門城墻是武關城的主城墻,這條城墻目前破壞嚴重。
城墻殘存遺跡
2.在武關城西北角和西南角的兩端,各有一段城墻遺跡。其中以位于武關小學墻外西北角的城墻墻體最具代表性。這段城墻殘長34米、寬1.5-2米、高6-7米;墻體下半部為早期夯土墻,高約3米,夯層明顯平直,厚度約10厘米;墻體上面有晚期夯土疊壓,高約2.5米,夯層厚度約8-10厘米,而且較早期夯土更堅硬牢固。
從這段城墻墻體的結構中看,城墻采用板筑法夯筑城墻,墻體橫截面為梯形,土料就地取材,早期夯土土質較純凈,夯土土料黏性較大,土料經篩濾后使用。晚期夯土土質較混雜,應是熟土與砂、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三合土夯筑而成,相比較而言,晚期夯土較早期夯土更為堅實。這段城墻比較清楚的反映出武關城墻在西北角的基本走向,是測繪連接西面城墻的基點。西面這條城墻與東面城墻的遺跡點比較完整的勾勒出武關城的平面形狀。這一段城墻墻體雖剝蝕嚴重,但依然以城墻的姿態站立著,是對武關城設施重點保護的重要內容。這段城墻目前兩面被村民的房屋包圍,被在不斷的蠶食與破壞,現狀不容樂觀。
采集的“武候”殘瓦當
3.在調查中發現帶有模印“城”字的青磚在武關城中大量分布,證明武關城墻在明清時期曾有過規模比較大的增補與維修。這些青磚是修筑城門樓使用的建筑材料,與明代南鏜在《重修武關碑記》中記載的:武關重修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壘轉石,扃門鑰,設重門、吊橋,凡戰守之器,無一不具”,足見武關城當年的地位與重要,然而這些完備的城防設施雖已消失,但是對于今后保護規劃方案的編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清代模印“城”字青磚
4.武關城內沿街而建的民居建筑多為清代至民國時期建筑風格,硬山式頂,青磚壘砌,沿街兩側共有41座民居建筑,其中29座是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民居建筑。這條300米長的街道在清道光年間就開設有31家做生意的店鋪,城內建有武廟,城東南角建有娘娘廟和火神廟,西南角巖邊上建有龍王廟,以及不復存在的兵營等建筑,這些都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折射出武關城當年繁盛一時景象。這些民居建筑與武關城墻構成了武關城重要的文化內容。雖然近幾年拆遷、改建和新建的現象比較突出,一部分老房子被拆除或者改建,但是比較多的老房子基本保存完整。
采集的瓦片殘片
這次考古調查還重點對1988年文物普查發現的陶窯遺址進行了調查勘探??碧桨l現3座陶窯,證明了1988年文物普查登記是準確的。在陶窯窯址附近的耕地和地坎上,采集到比較多的板瓦和筒瓦殘片,其中還采集到一塊“武候”殘瓦當。在采集的板瓦背面模印有陽文“武”字,模印的“武”字為小篆并帶有明顯的隸書意味。陶窯位置距離武關城不遠,說明二者之間有著直接的密切聯系,陶窯所燒制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應是為營建武關城而燒制,“武”字板瓦即印證了映證這一點。又在武關城西面約300米發現一處墓葬區,出于只限于調查和安全的原因,沒有作全面的普探,對墓葬分布范只進行了大致了解。所鉆探發現的墓葬均為漢代墓葬,但不排除有比較早的墓葬。陶窯和墓葬區都是構成了武關城設置所具有的重要內容。經測繪,武關城平面呈不規則梯形,東西方向的南邊寬188米,北面寬285米,南北寬230米,總面積為57290平方米。通過對采集標本以及城墻墻體的觀察分析,武關城城墻始建于漢代,其間各個歷史時期的增補修繕,毀損更替變化因鮮于記載而無憑據敘說。晚至明、清時期,基本清楚了武關古城延續的歷史與發展脈絡。